在北京汉达森机械技术有限公司(Handelsen)位于北京的总部展厅内,一组精密的不锈钢阀门组件正通过动态流体模拟系统展示其性能 —— 这正是该公司作为中国区总代理引进的意大利 Burocco(布鲁克)NRS™系列针型流量控制阀。自 2012 年成立以来,汉达森凭借中德垂直供应链体系,已将布鲁克阀门的精密控制技术成功应用于国内冶金、石化、能源等关键工业领域,成为中欧装备技术转移的重要桥梁。
代理十年 构建特种阀门技术壁垒
作为欧洲工业自动化设备进口领域的专业服务商,汉达森从德国汉堡的源头工厂起步,2012 年正式布局中国市场后便与意大利布鲁克阀门建立战略合作。这种 "原厂直供 + 技术落地" 的模式改变了传统多级代理的加价体系,使国内客户能以更优成本获得的精密阀门产品。十年间,汉达森已为国内各大钢厂的穿水冷却管线项目提供了全套布鲁克阀门解决方案,其不锈钢阀体在高温高压工况下的稳定表现获得行业广泛认可。
布鲁克阀门中国区技术负责人介绍:"我们的 NRS™系列采用非上升式阀杆设计,从全开到全关仅需 15 圈调节,这种高 turn-to-lift 比率使其在微流量控制时能达到 0.1% 的精度等级。" 该特性契合中国智能气动阀门市场对高精度控制的需求 —— 据行业预测,2025 年国内气动控制阀市场规模将达 450-480 亿元,其中核电、LNG 等特种领域占比已提升至 35%。
在北京汉达森机械技术有限公司(Handelsen)位于北京的总部展厅内,一组精密的不锈钢阀门组件正通过动态流体模拟系统展示其性能 —— 这正是该公司作为中国区总代理引进的意大利 Burocco(布鲁克)NRS™系列针型流量控制阀。自 2012 年成立以来,汉达森凭借中德垂直供应链体系,已将布鲁克阀门的精密控制技术成功应用于国内冶金、石化、能源等关键工业领域,成为中欧装备技术转移的重要桥梁。
代理十年 构建特种阀门技术壁垒
作为欧洲工业自动化设备进口领域的专业服务商,汉达森从德国汉堡的源头工厂起步,2012 年正式布局中国市场后便与意大利布鲁克阀门建立战略合作。这种 "原厂直供 + 技术落地" 的模式改变了传统多级代理的加价体系,使国内客户能以更优成本获得精密阀门产品。十年间,汉达森已为国内各大钢厂的穿水冷却管线项目提供了全套布鲁克阀门解决方案,其不锈钢阀体在高温高压工况下的稳定表现获得行业广泛认可。
布鲁克阀门中国区技术负责人介绍:"我们的 NRS™系列采用非上升式阀杆设计,从全开到全关仅需 15 圈调节,这种高 turn-to-lift 比率使其在微流量控制时能达到 0.1% 的精度等级。" 该特性契合中国智能气动阀门市场对高精度控制的需求 —— 据行业预测,2025 年国内气动控制阀市场规模将达 450-480 亿元,其中核电、LNG 等特种领域占比已提升至 35%。
技术参数背后的产业升级价值
在布鲁克阀门的技术手册中,一组关键参数揭示了其核心竞争力:316 不锈钢阀体可耐受 1000psig(约 68.9bar)压力和 120℃高温,Viton® 氟橡胶密封圈即便过度拧紧也不会损坏,而六种可互换的锥形针头能实现流量范围的三倍级差调节。这些设计细节使其在半导体光刻工艺的气体控制、制药行业的无菌流体输送等场景中表现突出。
"最关键的是我们的在线维护设计," 汉达森技术总监补充道,"无需从管线上拆除阀体即可更换针头和孔板,这将石化装置的停机维护时间缩短了 60% 以上。" 这种可靠性设计与 ISO/IEC 17025 认证体系共同构成了布鲁克阀门的双重保障,使其在深海油气勘探、页岩气开采工况中成为设备。
精准对接市场需求 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
随着中国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升,特种阀门市场呈现出智能化、绿色化的明显趋势。方法。数据显示,2025 年带有物联网功能的智能阀门渗透率将达 25%,而环保政策推动的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则使耐腐蚀阀门需求激增。汉达森针对这一市场变化,建立了包含售前原厂培训选型、北京仓现货储备、售后原厂认证维修的全周期服务体系,其承诺的 "2 年质保 + 零件只换不修" 政策显著降低了客户的使用风险。
在上海某半导体工厂的超高纯气体输送系统中,布鲁克阀门通过稳定的微流量控制(最小可调节至 0.01L/min),帮助客户实现了光刻胶涂布工艺的良率提升。这种技术赋能效应正在多个领域显现 —— 在华北地区的煤化工项目中,其耐高压特性解决了传统阀门频繁泄漏的难题;在华南电子制造业集群,轻量化设计则降低了精密管道系统的整体负载。
汉达森总经理张育才表示:"我们与布鲁克的十年合作,本质上是将欧洲百年工程经验与中国产业升级需求精准对接。" 据透露,依托德国总部的采购网络,汉达森正将更多布鲁克特种阀门型号引入中国,包括适用于氢能储运的超低温阀门和符合制药 GMP 标准的无菌隔离阀,助力国内制造领域的进口替代进程。随着中国气动球阀市场规模预计 2030 年将达到 200 亿元,这家深耕中欧贸易的技术服务商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